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早期教育 > 教育专稿 > 关于“生动类信息”

关于“生动类信息”

[2008-08-27 14:16] 作者: 佚名 出处:pckids 录入: pengxueying
导读: 也许观察树叶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但是当孩子观察树叶的时候,因为树叶的自我变化相对较慢的特点,孩子就会在观察的同时把周围的事物和树叶放到一起进行观察,就比如观察到淋过雨的树叶以相对稳定的形态一滴一滴往下滴嗒水珠的情景。

  孩子:妈妈,你看我们种的花发芽了。

  (一段时间后)

  孩子:妈妈,你看我们种的花已经长的和这个恐龙(玩具)一样高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后)

  孩子:妈妈,下雨了。

  妈妈:恩,你瞧水落在了树叶上,慢慢的流了下来。

  也许观察树叶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但是当孩子观察树叶的时候,因为树叶的自我变化相对较慢的特点,孩子就会在观察的同时把周围的事物和树叶放到一起进行观察,就比如观察到淋过雨的树叶以相对稳定的形态一滴一滴往下滴嗒水珠的情景。

关于“生动类信息”

关于“生动类信息”

  而这相对稳定的观察时间,可以使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附着到树叶滴水的过程中。所以我们说,如果在孩子采集、收集和储存生动类信息的过程有计划地进行培育,那么,孩子会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想能力”和“主动思维能力”。

  可是,电视有时候播放内容也是生动的呀,比如:《动物世界》中一只狮子正在捕捉一只小兔子、儿童频道主持人在教授孩子做一个小手工等等,所以我们对机械类信息的范畴和最终会形成机械性思维能力产生疑问。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们就以电视中播放《动物世界》中狮子捕捉小兔子为例,为父母进行进一步阐述。

  首先,由于电视节目《动物世界》在录制狮子捕捉小兔子这个情景的时候不会进行不剪辑播放(镜头的缺陷会通过解说和背景音乐进行补充),狮子捕捉小兔子实际时间为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而电视会通过几分钟就进行全部过程的表现(也就是电视所特有具备的,转换信息快的特点)。

  第一个镜头:狮子发现小兔子;

  第二个镜头:狮子向小兔子靠近,设定捕捉目标与距离;

  第三个镜头:兔子的状态;

  第四个镜头:狮子追赶兔子,直至捉住。

  其次,由于孩子在观看电视过程中,一直处于期盼下一个镜头的状态中,孩子没有时间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能动的分析,也就只能处在被抑制状态中被动的接受了。因此其逻辑思维的延伸性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而面对相同的场景,在生动类信息环境下实现,孩子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我们带孩子到动物园去观看狮子捕捉小兔子,孩子一定会自主的与他看到的信息进行积极的交换。这时候孩子就可能出现如下外在行为表现:

  妈妈我们走吧,我害怕!

  躲在妈妈身后不敢看;

  找东西打狮子或者大声地喊,让兔子快跑……

  此时的孩子正积极的关注着自己的安全和兔子的安全。

  我们把这种先系那个用图只管表现出来: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孩子作为一个“旁观者”和一个身历其境的“参与者”的本质差异。

  正因为如此,我们说,长期面对机械类信息的孩子,不会对信息产生拥有感,反而会造成“尝试感”长期处在惰性状态,从而最终形成以机械性逻辑思维为主导的逻辑思维方式。

  总之,作为父母应该有计划地为孩子机械性思维和主动性思维的良好成长,适时地创造“机械类信息”和“生动类信息”的信息环境,以便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量。

  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成长过程中,机械类兴趣源和生动类兴趣源的平衡是孩子良好成长所必须的。由此可见,父母首先要均衡的是信息采集环境,室内如玩具、图书、电视(内容、播放的时间)等,室外如:假日游玩的地点、户外游戏的道具内容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孩子对机械类兴趣源和生动类兴趣源进行平衡采集。

本文授权PCkids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教育的价值在于做人的价值  别做应试教育的帮凶  早期教育的新体验

不简单的猪帅

[1] >>继续下一页
生动累类信息的问题